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MP3音频全集

下面我们就讨论佛教传入中土跟中国文化的影响,冲突与融合。据中国国史记载,佛教是在东汉中期传入中国,相传汉明帝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西方有金人,第二天上朝,就和他的大臣们讨论谈论他的这个梦。于是有大臣说,西方确有真人,而且有真经。于是汉明帝委托派遣大臣到西域,请来佛僧,白马驮经,到达洛阳,建立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这就是著名的白马寺。


为什么把佛教的叫“堂”叫“寺”?是因为汉代的时候,它的外交部叫鸿胪寺,外交部部长叫鸿胪寺卿。由于他是外交部官员请来的最早的外国客人,因此寺相当于当年外交部招待馆,由此以后把佛教的佛院叫寺院。


我讲到这大家就应该明白,虽然在记载上佛教是东汉中期汉明帝时期正式引入,但汉明帝做一梦,白天和他的大臣对话,大臣竟然能告诉他西方有真经。逐见佛教早在汉明帝讨论之前就已经进入中国,否则他的大臣怎么能给他这样的建议呢?所以佛教进入中国应该比汉代中期还早一些。


佛教传入中国,它最初进来并不适合中国文化,全无冲突。因为任何一个异质文化进来要跟这个文化没有任何区别,那也就证明这个文化没有任何特点,也就不可能造成冲击效应。所以佛教进入中国,它是要跟中国文化折冲磨合的。


比如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出家者必须剃度,而中国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佛教不允许结婚叫“不邪淫”。而中国孝道文化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佛教不允许它的教徒跪拜,它认为如果教徒要跪拜,也只能跪拜佛陀。而中国人自古跪拜长者,跪拜皇帝,等等。


因此佛教进入中国,它是跟中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某些方面是有冲突的。因此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它一定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形。我们在佛教经卷中见到这样一个经卷,叫《父母恩重难报经》,我们一望而知,这一定是中国人伪托的佛经。


佛教进入中国,最初佛家学说极难理解,这就像西方科学近代传入中国,中国人是很难理解的。比如核物理学、比如原子物理学、比如化学、比如建筑学、力学,都是中国当年派出留学生,在西方深入学习,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回国当教授。大家想想民国时代最著名的所谓大师们,其实都只不过是在各个不同专业上,把西方这一个专业学透,然后介绍进入中国,在这一个专业中成为翘楚。


它未必是自己有任何重大建树,却在中国民国时代成为民国时代的大师,只不过是传入西方文化而已,就成为大师。因为实在太难理解了。佛教传入中国也同样如此,中国人根本早期就无法理解佛教所说的那个思想。


所以早期理解佛教翻译佛经,都借用的是中国传统概念。比如《四十二章经》中讲“世尊既成道矣”,说佛教成佛,不叫成佛,叫成道,用老子修道,道教修仙这样的方式来表述佛教,这完全是错译、误译。因为中国道教的“修”和佛教的“修”完全不同,我们后面会稍微讲解一下,比如讲“转四谛法轮而证道果”,仍然用中国道家的“道”的概念来解释佛家的佛法概念。


像这样的话很多我不再举例,我们从这样的译文中就可以看出,当年佛教传入中国,即使是文人士大夫要理解它都非常困难,即使是当时的高僧大德翻译它都不能准确翻译,甚至找不见恰当的词汇和词字,可见佛教理解有多么困难。


佛教进入中国,它必然被中国文化所折冲,所改造。佛教本身原旨偏于小乘,由于中国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偏向积极主张入世,所以佛教进入中国大乘化。于是在佛教中就有“以出世法做入世事”的说法,于是就有了“不二法门”的经卷。


所谓“不二法门”,叫世、出世不二,也就是入世和出世是一回事。用这样的方式来融合佛教出世修佛的含义。我们由这里可以看出,佛教传入中国,它在融化和融通上也是有相当难度,要经历很长时间逐步磨合的。大家知道佛教传入中土以后,在中国逐步弥漫,它跟中国农耕文化在精神上十分契合,对中国农耕文化社会保持稳定,产生巨大效益。因为它更消极、更压抑、更禁欲,所以它在中国广为传播,从上层文人世代到下层民间功利求佛,建成重大的思想系统,笼罩全民。


于是佛教在中国历经千年而不衰,而它在印度本土,反而数百年后就式微了。所以佛教到中唐时代,它的译经量就达九百六十八部、四千五百零七卷,明清以后竟达到五千卷以上而不止。


今天在世界上求取佛教文献保存最完善的就在中国,你到印度去反而找不见了。这就表明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尤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文化的接纳之深。


我下面简单讲一下佛教宗派,要知道佛教在印度是没有宗派的,大家注意宗派这个词,它就是佛教专用词,叫宗教分派或宗教派别叫宗派。


佛教在印度只有学派和部派之分,没有宗派,因为印度的那个吠陀文化底子,使得印度人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发生佛教转换,理解起来没有中国人那么困难。佛教传入中国发生宗派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佛教太过深奥,当时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死活都琢磨不透它。这就像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早期物理学、化学、数学、几何学、社会学、生物学、伦理学、心理学,中国人一片茫然,大家不得不分门别科,一点一点的去留学,去研究去介绍去翻译,而且还常常出错。


佛教传入中国早年也是如此,它进入中国以后,即使文人士大夫介入,开始理解它、翻译它、解释它、散布它,但是大家达不成深刻而统一的理解,于是出现理解上的分歧,就像一个复杂的体系,各站一端,进行解说。盲人摸象,谁都说不全。于是宗派发生,这是宗派早期发生的第一原因。


第二,佛教在中国弥漫开以后,佛寺、佛院处处发生,善男信女大量进入寺院修佛,这个修佛的过程就使得很多信众把自己的财产土地都贡献给佛门,贡献给寺院。于是寺院就有了大量的教产。


我举个例子,比如南北朝时候,有一个梁武帝,他是非常好佛的,修佛很来劲,他是皇帝,居然动不动就出家了。大臣看皇帝出家了成问题,于是拿国库里的公帑把他从寺院里赎回来。刚赎回来他又跑了,于是大臣再拿国库里的钱再把他请回来,反复三次。


大家要知道这个梁武帝可实在太有名了。菩提达摩最初到中国就见到梁武帝,梁武帝虽然好佛,却跟达摩交谈不洽。所以达摩最后从岭南一尾漂江来到少林寺,就是这个梁武帝。


我再举个例子,王安石可谓中国的著名文人和政治家。他晚年信佛,临死以前把他家的房产土地都将捐给了佛寺。大家想寺庙寺院有了大量的财产,财产大到什么程度?


北京有一个寺庙,叫潭柘寺,它建立在南北朝时代,潭柘寺到它最兴盛的时候,它的寺庙所具有的土地不仅占据北京西部的郊区,而且伸展到河北省乃至山西省。如此之大的教产,当然也就成了宗派得以被加固的原因。


各宗派形成,各宗派维护自己的信念和理解,同时维护自己的教产。大家想佛教传入中国,如此轰动如此热潮,它曾经使得中国大量青壮劳动力出家信佛了,它使得大中中国农耕文明的大量土地进入寺院了。


这当然会对中国正常农业经济生活和农业经济秩序带来重大干扰。再加上它在理念上跟中国文化完全融通,需要很长时间的折冲。所以从南北朝一直到晚唐,中国至少出现过三次灭佛事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都跟这些东西有关。


我讲到这儿,大家应该能听出来,寺院也不够清净。


佛教宗派在中国非常之多,我们大家知道的像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等等非常之多。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汉传佛教最成势力的是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