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的部分虽然没有讲佛教,但我在告诉大家佛教最重要的基础,印度文明的基础,这是大家理解佛教的关键。一般人讲佛教是直接从经本上讲起,你根本听不明白,你也搞不清佛教到底干什么,这个思想怎么会凭空发生,下面讨论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早在初唐,由于唐朝的建政者是魏晋南北朝(长江以北全被胡人占领)其中鲜卑族为主要血统的这一脉建立的中国唐朝,李世民至少四分之三是鲜卑人血统,(中国儒教文化中讲夷夏之辨,华夏人和夷人野蛮人必须分清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儒教文化中,把中原文明人和周边的胡人野蛮人分得非常清楚,当年分的清楚是非常必要的,大家想想我讲孔子课,讲管仲,讲匈奴对中华文明的威胁。于是中国文化在儒家文化里表现出闭关锁国,独自老大的这一脉思绪。居然是当年异族人和异族文化对中原文明构成严重威胁的产物)但是由于唐朝的建立者是南北朝北朝夷人建立的政权,因此它心胸开阔,它绝对不讲夏夷之辨,它允许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中土,因此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心胸最开阔、时代最开放的一届王朝,它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它不是汉人政权。于是在初唐开始,世界所有文化和宗教全部进入中国。我们近代留下了一个错觉,以为西方基督教、天主教是在明末清初随着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的,搞错了,早在唐代初年基督教文化——天主教就进入中国,叫景教。请注意,1622年,也就是在明朝末期出土发现了一块著名的石碑——景教碑。这个碑就是晚唐记录的基督教天主教传入中国的详细碑文记载。请注意这个著名的景教碑今天还在西安碑林。我建议大家有空到西安碑林去看一看,它明确记载了西方天主教进入中国的盛大局面。而佛教早在唐代以前就进入中国,明确记载在东汉中期,大家注意,当年进入中国的宗教有多少,连发生在古波斯的一个宗教叫祆教,也教拜火教,当年都传入中国,也就是在大唐时代世界各式各样的宗教文化全都进入中国,可奇怪的是所有这些宗教后来悄无声息退出中土,唯独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以至于改造了中国文化,这个奇特的现象是怎么回事我们必须找到合理的解释。

我们用最简单是说法,佛教一定具备两大素质,第一,它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体系产生重大互补作用,第二,他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体系不能有太大冲突。它必须具有这两个素质,大家要知道所有的西教以犹太教为特点,我在今天下午讲课最后的时候会对世界主体宗教略作比较,它们的基本素质叫环地中海文明素质,跟中国东方文明在古代的时候是对立的两极,它的宗教内涵的思想倾向跟中国文化根本不搭调。因此它即使在大唐时代传入中国,他也无法在东方土地上生根。由于佛教兼具东西方文化的特点,于是它既有补足中国文化不足的一面,同时它又不跟中国文化发生太大冲突。这使得佛教文化有力的植入中国,好我们下面谈四个问题,它的补足作用怎么表达。第一,佛教的宇宙观和逻辑论弥补了故国上层思想领域的空缺,这句话什么意思,大家读一下先秦诸子百家。中国先秦诸子百家所有人都关心的是人伦社会问题,原因是农业文明导致人口暴涨,而土地资源不可再生,人际关系和资源关系格外紧张。这导致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全关心的是社会政治问题和人伦道德问题。古希腊恰恰相反——仰望星空,全都关心的是自然学问题,几乎没有任何人关系社会学问题,只有苏格拉底一个人例外,他还没有留下著作。靠它的弟子传播了微薄的社会学观点,那么这就导致在中国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只有老子在它的《道德经》里以最浅显、最粗率的上千个字表述了对宇宙观“道”的粗疏总结。中国传统文化根本没有宇宙观,没有自然学成分。而我讲老子课的时候,我讲过老子文本的重点不在道卷而在德卷,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宇宙论薄弱到何种程度,而宇宙观是人类建立世界观的纲领性高度,没有这个东西,整个文化缺乏纲领,这当然是一个严重缺陷,而佛教弥补了中国文化缺乏宇宙观这个大问题。至于佛教的宇宙观是什么,我们下面谈。同时,它的因明思想补充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本缺失逻辑论这个重大缺陷,大家知道,人类的一切文化归根结底叫逻辑模型,听懂我的哲学课。你所获得的知识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外部信息在你的先验感知系统内重新整顿的逻辑模型。这个体系叫文化、叫知识。那么请大家想想,如果中国文化从根本上就缺乏逻辑论、缺乏逻辑学这一脉思路,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缺点。而佛教第一次弥补了中国文化逻辑论的缺失,因此我说它弥补了故国上层思想领域的空缺,就是即使是贵族阶层,文人精英阶层,居然缺少这两大块极为重要的文化脊柱,佛教第一次弥补它。第二,佛教的人生观和处事论弥补了本土下层思想领域的空缺。这个话大家听起来会觉得有点异样,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先秦诸子百家全讲的是人伦社会问题。按道理中国最不缺处事论和人生观,可是大家要注意,我在讲课的时候一再讲孔子文化是典型的贵族文化,孔子文化绝不讲平等,他讲爱有差等礼有尊卑,因此孔子建构的政治观、社会观和处事论全是君子之道,请注意君子指贵族。所谓君子之道就是追求道德高尚的贵族叫君子,这就导致孔子儒家学说的人生观和处世论和下层民众没有关系,它甚至把下层民众诬蔑为小人,小人不仅是对阶层的描述,而且是对阶层的诬蔑,他说下层阶级的人没有德行教化,叫小人。这就导致中国的儒家文化最多的讲社会观、讲处事论却跟广大民众无关。而佛教文化作为底层解构文化,携带着庞大的宇宙观纲领建立了一个致密的人生解脱系统,从根本上弥补了中国文化在下层中社会观和人生观的缺失。第三,佛教的教规组织,教规约束和组织体系弥补了中国国教架构松散的空缺,什么意思,请大家回想我在孔子课上讲过的一段话。我说人类早年原始文化三大要素不可或缺,第一求智的要素,第二启蒙的要素,第三,教规的要素。也就是说,尽管讲中国古代没有宗教,但实际上儒家学说就是宗教,因此中外都把儒家叫儒教,我在讲孔子课的时候专门讲孔子为什么被祭上圣坛,成为素王,连皇帝都给它的牌位磕头。他变成圣主,实际上就是为了完成教文化教规要素的需要,但是中国的儒学或者说中国的儒教缺乏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规约束体系和教团组织体系,这就使得它的社会建构作用削弱,于是佛教的传入第一次给中国带入了教规仪轨和教团组织体系,因此东汉中期佛教在中国大兴,到东汉末期,中国自己的第一个土著宗教产生,这就是道教。从它的寺庙,叫道观,到它穿的服装,到它做法事的方式,到他教内的组织体系,只是换了一个不同的名字。完全是佛教体系的模仿和再现。第四点,佛教的压抑消极和禁欲学说适宜于中国农耕稳态社会的需要,这句话有点复杂,我略做解释。大家知道中国文化极具压抑性,它不讲个人主义,不讲个人权力个人自由,它讲集体主义讲和谐,到国家讲国家主义,看看商鞅变法,所有的个人只不过是国家的工具,这种文化极度的压抑,它为什么压抑,是因为农业文明本身的生存结构必然缔造压抑生存方式,我再说一遍,农业文明导致人口暴涨200倍以上,然后土地资源不可再生,限局域获得资源,于是如果任何一个人过度伸展,别人就无法生存,每一个人必须压抑着自己,说简单一点每一个人只能吃个半饱其他人才有存活的余地,因此资源和人际关系的比例十分紧张。而工商业是跨局域获得资源,人际资源关系极为宽松,于是他们才有了那种不需要关心现实,而去仰望星空的闲暇和悠然之态。因此农业文明必然缔造禁欲压抑的生存文化体系,它是保障所有人能够安宁生存的基本条件,这里没有好坏之别,这里只有所以然。请注意我前面讲印度既是大河文明,这限定了它必然是限局域获得资源而人口暴涨的农业文明。它比中国却多了一层重大灾难——民族扰攘,中国当年东亚的封闭地理地貌保护了中华民族,仅仅是这块大陆上游牧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冲突就给中华文明带来所谓2000多年外患的重大灾难,而印度居然跟欧洲和环地中海西北两个方向上开放,人种扰攘民族冲突不断,由此带来的种姓制度之压抑,可怕到让中国人视为极为残酷的制度,因此它的那种压抑体系,它的文化中的压抑氛围就远比中国来的更为深刻,而农业文明需要强化压抑文化,因为只有每一个人被强度压抑和禁欲才会给其他人留出狭隘的生存空间。于是印度文化的压抑和禁欲气质适应并加固了中国农业文化中的原有素质。保障了中国农业文明可以在自己这个狭隘的渠道中存留,也就是进一步使得中国农业文明走向解体的可能性被弱化,使得中国农业文明得以强化,也就是抵制工商业文明的力度加强,我在第一节课就讲过农业文明天然抵制工商业文明。所以我反复跟大家讲我的第一节课至关重要。好了,如果印度的佛教文化和中国文化互补适应到如此程度,请想想,它怎么可能不进入中国文化体系,全面浸染和改造中国文化,它没有把中国文化取代我们都要有点庆幸。因为它的文化功用和匹配性太高了,请注意1840年到今天,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二次外族文化侵入中国的结果,是把中国文化挤掉了,是我们被西方工商业文明同化了,请记住这个后果。所以当年印度文化只是跟中国文化交融,真可谓温和之至。